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Balanophora kainant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3秒
海南蛇菰
Balanophora kainantensis Masam.
中国植物志>> 第24卷 >> 蛇菰科 Balanophoraceae >> 蛇菰属 Balanophora

8.海南蛇菰(海南植物志)

Balanophora kainantensis Masam. in Trans. Nat. Hist. Soc. Taiwan 33: 29. 1943; 海南植物志2:469. 1965.——Polyplethia kainantensis Yamamoto in Contr. Fl. Kainan. 1: 22. f. 2. 1943. ——Balanophora abbreviata auct. non Bl. : B. Hansen in Dansk Bot. Ark. 28(1) : 134. f. 15, 35. 1972.

草本,高5-10(-15)厘米,全株常呈灰白色,根茎多少分枝,分枝近杯形或近球形,向基部收狭,向顶端加宽,直径1-1.5厘米,表面密被小斑点,呈近脑状皱缩,顶端的裂鞘不规则的3-5裂,裂片阔三角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不整齐的细锯齿;花茎直立,长4-6厘米;鳞苞片着生于中部以下,通常4-5枚,长圆形或卵形,长1.2-1.5厘米,宽0.9-1.2厘米,二列,舟状,内凹,有光泽,顶端钝或微缺,基部歪斜。花雌雄同株(序);花序圆柱状或椭圆形,很少卵圆形,顶端钝或圆形,长1-2厘米,直径0.6-1厘米;雄花着生于花序的基部(10-20朵)和花序的顶部(3-8朵),花被裂片通常5,近圆形,镊合状排列,长和宽约2毫米;内凹,聚药雄蕊近圆盘状,花药4-5枚,短裂,药室8-10;雌花密集着生,子房纺锤形,微小,长0.7毫米,花柱细长,丝状;附属体棍棒状,有短柄,长0.7毫米,顶端截形,向基部狭窄。花期11-12月。

产于广东(海南岛)。生于密林中。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岛。

本种根茎表面呈脑状皱缩,密被小斑点,雄花着生于花序的基部和常有一些着生于花 序顶部,但未见着生于花茎的中部,雄花花被裂片近圆形,这些特征与短穗蛇菰(B. abbre- viata Bl.)有明显区别。B. Hansen 把本种并人短穗蛇菰,可能失当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88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4卷 25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蛇菰目 Balanophorales
蛇菰科 Balanophoraceae
蛇菰亚科 Subfam. Balanophoroideae
蛇菰属 Balanophora
蛇菰亚属 Subgen. Balanophora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